花雪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
Nov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22日22时59分迎来“小雪”节气。此时节伴随着冷空气入侵,我国多地呈现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冬日景象。“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酿酒
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在夏朝就有了冬天酿酒的习俗了,近代各地民间酿酒大多仍按照这个时间。浙江安吉人冬后,家家酿制林酒,称之为过年酒。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贮存,称之为十月白,用纯白面做酒曲,并用白米、泉水来酿酒的,叫作三白酒。到春月在其中加人少许桃花瓣,又称之为桃花酒。江山一带在冬季汲取井华水酿酒,藏到来年春天桃花开放时饮,称之为桃花酒。杭州冬月有民谚道:“遍地徽州,钻天龙游,绍兴人赶在前头。”就是说徽州人做爆竹,龙游人做纸马,而绍兴人则以酿酒闻名。孝丰在立冬酿酒,长兴在小雪后酿酒,都称为小雪酒,该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这是因为小雪时,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节气前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各类疾病也随之而来。除了加强保暖、多晒太阳、增强锻炼、冷水洗脸等御寒措施外,公众在饮食上宜多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枣、黑木耳等,可迅速使人恢复身体热量,不仅补气养肾,还可以抵御寒冷。天气寒冷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多吃一些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如山楂、茄子、玉米、西红柿、芹菜、大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