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铸就大国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初心不改历久弥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
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更是一部不断创造奇迹的辉煌史。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学习党史铭记历史,
承担责任敢于担当,
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
传承党的精神。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5月2日上午槐荫区图书馆举办的
【红色故事会】“寻迹红色精神,讲述红色故事”第二期线下分享活动开讲啦!
1.《小兵张嘎》 主讲人:何俊佑
姓名:何俊佑
年龄:7 岁
学校:经五路小学
爱好:热爱阅读,喜欢科学方面的知识
故事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获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战士老钟还特地为他削了一把木头枪。张嘎只有一个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奶奶,奶奶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了,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
2. 《萧楚女的“楚女启事”》 主讲人: 刘军含
姓名:刘军含
年龄:8岁
学校:经五路小学
爱好:喜欢思考、热爱阅读,跳绳、下棋、弹钢琴
故事简介:
1922年,党组织萧楚女去四川工作。他应邀担任《新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他文笔俊逸,逻辑性强,很快名声大振。不少男青年猜测他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雪片似的飞到了编辑部。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萧楚女只好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本报有楚女者,并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楚女既是一位坚定的、乐于奉献的革命者,又是一位充满热情、品质高尚的人。1927年4月12日,广州反动派追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萧楚女被敌人从东山医院的病床上拖走逮捕。虽然在狱中受尽酷刑,他依然坚贞不屈。4月22日,萧楚女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
3.《小英雄雨来》 主讲人:李梓妡
姓名:李梓妡
年龄:7岁
学校:经五路小学
爱好:画画、舞蹈、读书、运动
故事简介: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可爱可敬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雨来的家住在还乡河上的芦花村,雨来最喜欢到还乡河里游水玩,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能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12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雨来送进了夜校,雨来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我的祖国。”雨来虽然年纪小,却十分痛恨鬼子,帮助八路军抗战,雨来为了掩护躲在地洞里的交通员李大叔,任凭鬼子殴打折磨,也没有说出交通员的藏身之处。
4.《潘东子运盐》 主讲人:孙思齐
姓名:孙思齐
年龄:4岁
学校: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
爱好:看书、画画、讲故事
故事简介:
在江西的柳溪村,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潘冬子。他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爸爸出发打仗前,给他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收藏起来。红军走后,敌人又回来了,柳溪村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敌人在山脚设了哨卡,严禁带盐上山,山上的红军战士已经断了好几个月的盐,大家商量让潘冬子和爷爷一起下山,去乡亲家取盐。潘冬子想出了一个通过检查的好办法:把盐化成了盐水倒棉衣上,又棉衣放进水里煮,等盐水煮干就变成花花的盐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宋爷爷摸着潘冬子的头说:“冬子,真是好样的!”
5. 《刘胡兰》 主讲人:王烁雅
姓名:王烁雅
年龄:7岁
学校:小辛庄小学
爱好:画画、读书、跳舞
故事简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槐荫区图书馆将充分挖掘馆藏红色资源与槐图小主播一起开展红色故事会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小主播们通过讲故事表达爱党爱国之情,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
让我们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薪火,厚植爱国爱党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