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动态
5•15国际家庭日——温馨家庭教育指南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6日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46cce6c805a8f3fd0e9e917a46bbece8.png

每年的515日为国际家庭日“国际家庭日”的由来

4eba0d51821c797e30a548bd423206a2.jpg

倡导大家关爱家庭幼儿,提高了大家对家庭问题的重视,积极营造和睦、幸福、积极向上的良好家庭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国际家庭日”设立目的旨在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促进对有关家庭问题的认识,增加有关社会,经济和人口对家庭影响的知识。

503643f4ed1d80304502c7f819e372c5.jpg

和谐家庭的相处之道

一、夫妻间相处尊重比责怪重要

婚姻中的两个人相伴多年以后,总会认为无需顾忌与对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原本的关心,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埋怨与指责。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即使是出于好意,但说话时也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抱怨责怪,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危机和裂缝。

夫妻之间的任何小问题都可能会变成影响家庭幸福的大麻烦,即使是婚姻里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两个的个体,也会有各自的感受,再亲密的人也会被言语刺得不舒服。向亲人发脾气,是最愚蠢和儒弱的行为。很多时候,换一种说话方式,两个人的心情会截然不同。好好说话,多表达担心,少一些指责。不要轻易动气,遇到矛盾不要相互叫嚷争吵,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多为对方考虑,不要因为是最亲密的人,就说话不注意分寸,甜言蜜语对夫妻很重要。夫妻间好好说话,生活也会越过越美满。在一个家庭里,好说话受益的不仅夫妻双方,还有孩子。潜移默化,以身作则,父母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与孩子相处∶夸奖比打击重要

语言是带情绪的,能给人以温暖,也能给人带来伤害。言语上的伤害比外在伤害严重,外在伤痕是看得见的,言语上的伤害却是无形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曾在书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有不少父母“擅长”打击教育,但这种打击教育并不能起到“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经常被打击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去。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不仅体现在当下,它更像一根针,透过绵长的岁月之中,时时刺在子女的心头。清代教育家颜元也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经常夸奖孩子,给孩子积极的暗示与鼓励,孩子会表现地越来越出色。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同时,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一个概念叫"翁格玛丽效应",在被表扬的情况下,受表扬者会不断进步。父母与孩子好好说话,家庭才能幸福美满。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学习。

三、与父母相处∶感恩比抱怨重要

父母虽然给不了我们所有,但所给的一定是他们最好的。不论贫穷还是富有,父母都倾其所有给子女。不要抱怨“爸爸应该是那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那样的妈妈”,如果你的父母没能在物质上满足你的要求,请别忘了,给你生命与爱,并把你哺育长大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太多的生命与精力。时代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各自的经历不同,所以我们与父母之间总有观点、想法不同的地方。不要嫌弃他们落后,埋怨他们老土,多一些尊重、理解和沟通,再多一些谦让与感恩。不少人受不了父母的啰嗦,甚至因为啰嗦责怪父母,其实这种啰嗦又何尝不是爱。叮嘱你吃饭,唠叨你穿衣,只有真正爱的人才会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让他们无关的人。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家庭需要一颗爱与感恩的心去创造。孝顺,就是对父母好好说话。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理解他们的不安,安抚他们的焦虑。与父母说话不要抱怨,不要意气用事给父母添堵,要心平气和,言语上多些体贴与感恩。因为在意,你的话语有力量;因为关心,你的语气有意义。好好说话,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幸福的家庭,需要好好对待爱你与你爱的人,因为有爱,每句话要好好说。

家庭教育“应知应会”宣传语

1、父母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2、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孩子终生的价值追求。

4、弘扬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5、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

6、激扬爱国情,立牢报国志,为国育栋梁。

7、学会倾听,走进孩子心灵。

8、培养劳动习惯,丰富劳动体验,创造幸福生活。

9、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10、兴趣激发动力,习惯影响未来。

53340c4d360cb27414b55fb6a021bb9c.png

文章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分享到
网站访问量: